现已退休的肖成龙,此前在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做了近30年的研究员。他从熟悉的环保、设施设备、人员机构等方面,回顾了30年来殡葬行业的改变,其中有令人欣喜的发展,也有还需努力的空间,但整体上,我国殡葬行业还是朝着环保、文明的方向不断前进。

199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肖成龙从环保行业踏入了民政行业,主要从事殡葬业务研究。那时行业环保工作相关空白很多,对于遗体火化排放污染的规定,只能遵照198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法规力度较弱。

2016年1月1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其中,第83条明确规定:“火葬场应当设置除尘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这为殡葬行业的环保工作增添了有力抓手。

也是从这时开始,行业内的环保重视程度才有了显著提高,全国各地殡仪馆开始重视火化机尾气处理设备的安装。“平均每具遗体内约有12.5微克的二噁英,如果没有尾气除尘设备,其中10微克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肖成龙表示,目前行业内的环保标准想要达到国际通行的《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环保规定,还需加紧研究、加大执行力度,特别是要加快殡葬执法权等法律法规的出台。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殡葬设施设备有了很大改观。上世纪90年代,行业内兴起殡仪馆等级馆评定,让肖成龙印象深刻的是广东省银河园当时投资几亿元建设国家一级殡仪馆,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提升。此后,一零一研究所相继编制《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殡仪馆建设标准》《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规范》等,对行业内的建筑规划设计和投资等做出了相关规定。一些经营性公墓因为有了社会资本的进入,改善了园内设施,且根据各地状况不同,出现了丰富多样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如树葬、花坛葬、海葬、壁葬、生命晶石葬。

在火化设备方面,过去火化机不讲究烟气净化设备,排放系统只是个垂直烟道,如今国家对污染烟尘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全国二噁英排放标准为每标准立方内毒性当量值0.5纳克,北京市则为0.1纳克,排放系统设置更加细致严格,包括急冷、分离、喷粉、除尘、吸附等多个环节。

在遗体接运车方面,1987年,民政部发布实施《中小型殡仪车通用技术条件》,对殡仪车在改造、遗体舱、外观、性能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并要求司机、随员的车舱与遗体舱隔离,或者做成密闭遗体舱,且必须及时使用喷雾消毒,保障人员健康安全。

1993年,民政部、原劳动部颁发《民政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把殡仪服务人员分为6个工种。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把这6个工种变成了6个职业,分别为遗体接运工、殡仪服务员、墓地管理员、遗体火化师、遗体防腐师、遗体整容师。

2004年9月1日《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试行)》实施,民政部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开发教材、编制题库,而后开展鉴定、竞赛等,行业里这才有了技师、高级技师。

“如果一位县级馆的火化工被鉴定为技师后,他就能享受正科级待遇,相当于县民政局局长待遇,而高级技师则是副高级待遇,与副县长平级。”通过技能大赛,涌现出一批全国技术能手、技能大师等行业领军人物,还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的从业者,行业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国家奖励机制也有意倾斜,鼓励对殡仪职工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经过修订,把殡葬领域职业由6个变成4个,分别为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

在机构设置方面,1989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地方上有湖北省四二七科研所、上海宝龙火化机械研究所、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上海遗体防腐研究所等专业殡葬行业研究机构。此外,民政部成立了环境监测中心站、殡葬设备用品质量检测中心,打造了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包括民政部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火化设备和用品重点实验室、遗体防腐整容重点实验室、生态安葬重点实验室等,共同推动殡葬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