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县城一个礼拜以前如火如荼地推行殡葬改革。我不知道用“殡葬改革”来描述是否正确。因为我只知道政府官员只是在强制性收缴棺材。一两个礼拜了,我感觉我有很多话压抑在心里,想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或者,更怕自己看待事情太过片面。可是,很多事情让我不得不发泄出来。

6月底的时候,家族群开始转发一些关于罗城收缴棺材时现场的视频。最让我特别心痛而又无奈的几个视频是有一些老人哭喊着,爬进棺材,无助又绝望地躺在里面。他们想用这种方式去抗议政府收缴棺材的行为。可是根本无济于事。

还有一个视频是老人去世了,家人用了棺材安放,有关部门知道后立马出动,将遗体硬是抬了出来,要拉去火化,旁边跪着一片哀嚎的逝者后代。

七月初,我回到家,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存放在路边的一大片棺材。是的,白良也开始了,以后所有人都要火化,不能进行土葬了,确切地说是不能使用棺材,只能使用骨灰盒了。为什么要这样说?

晚上,一些村民出来乘凉,他们讨论着最近收缴棺材的事。

“之前听都没听过不能使用棺材”

“以前准备寿材的时候想都想不到政府会收走”

“现在的世界真古怪,搞不懂”

听着他们半笑着又无奈的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

我问“政府之前没跟你们事先说说么?没有宣传为什么要收缴棺材么”

“没有,就说是那些领导开了个会,开完会回来就说要全部收缴棺材”

是的,没有任何地思想宣传,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没有任何的解释,唯一的解释是这是上级领导开会的结果。

对于那些长久封闭在农村里的老人,他们不会玩手机,不会看新闻,他们接受的思想是一辈辈人传下来的。在农村,上了花甲之年之后就会考虑给自己准备一副寿材。“入土为安”是老人最后的愿望。

虽说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在我们这代人乃至我们的父母这一辈,对土葬已无执念。但是我们的祖父母那一辈呢,辛苦劳累了一辈子,已经老早为自己打造好了以后的归宿。突然一个政策下来,说不能土葬就不能土葬了。我头脑里有点乱,有点气愤,有点说不出的闷,一阵冷风又把我拉到了他们的谈话之中。

“上次我从双桥回来,看到殡葬队伍里“八仙”变成了“四仙”,现在变成四个人抬着一顶小房子走。”大舅妈摇着蒲扇笑着对乘凉的人讲,仿佛是在讲一个可笑的笑话。

“小房子里一定是放着骨灰盒吧”小外公好奇地问。

“那可不就是骨灰盒嘛”旁人听后立马回道。

“现在的世界真是奇怪喽”外婆又重复了感慨了一次。

他们还在聊着,我已没心情听下去了。这样的事情真是讽刺啊。

所谓的殡葬改革,只不过是把棺材变成了骨灰盒,把抬棺材的八个人变成了抬骨灰盒的四个人。把遗体拉去城里火化再回来土葬。

这样的火化只不过是变相的土葬罢了。但是伤害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心,还有对政府的公信力。

期末毛概还背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是走群众路线,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想想就觉得十分可笑。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推进,很多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在城市里因为各种因素制约,火葬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

可是在农村,不见得火葬就比土葬更好。

有人说,棺木很浪费木材,可是骨灰盒也费木材。况且在农村,每家每户都会分到自己的一片山林,砍的都是自家种的树。骨灰盒却要花大价钱买。

有人说,土葬不环保,可是殡仪车来回到乡下要烧油,火化要烧煤。纸钱都要烧。不见得更环保。

有人说,土葬占地方,其实农村土葬一般都是到很高的山上。况且农村火葬,把骨灰盒拿回来一样进行土葬。

有人说土葬迷信,土葬确实相比于火葬迷信,但是土葬的一些流程应该说是一个乡的乡俗文化。

一个家庭办丧事,全村人都会来帮忙。而火化,增添了村民很多经济和身心负担。

或许我看的问题比较片面,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表面改革存在很大的问题。

对于农村殡葬改革,实在不应该一刀切,贸然行进。

任何改革,都应该思想先行,只有你讲清理由,成功说服他人,别人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做,而不是屈于权势。

决策者应当深入了解群众的想法,不能切身为群众利益考虑,站在群众对立面,不仅伤害了群众,也为难了基层干部。

殡葬改革不应该成为某些官员的政绩工程,更不应该成为某些部门的敛财工具。

殡葬改革是关乎人民群众人生一大事,应当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应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应急于求成。有些地方土葬比火葬可能更加经济环保,更符合群众利益。有些人,比如说爷爷奶奶一辈的人,他们从小接受的思想就是“入土为安”,应当给改革放宽一个时间。

任何没有针对问题实质的改革,都有可能最后流于形式,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