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广袤,但耕地有限,且人口众多,矛盾突出,坟墓占据大量的土地,殡葬改革的方向无可厚非;从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席卷全国的“平坟运动”就有两三次。平坟、挖坟等行为“复了耕地,伤了人心”,每次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现阶段,各地积极推行树葬、海葬等环保葬。但这些殡葬改革举措从一开始就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入土为安,依旧在神洲大地风烟四起。

坟——无论是作为遗体、遗骨的载体,还是作为具有家祖象征意义的纪念品,都是做为死者家族人格权的重要内容,中国对祖先崇拜有着悠久的传统,追念先人总是以载体作为依托。“慎终追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强烈而持久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道德根基之一。

周口平坟事件的一组调查数字显示,一个占全国版图八百份之一的周口地区,在这不到40年的时间里就产生了340多万个乱葬坟墓,直接占地5万多亩,间接荒废土地10万亩之多(坟间空地、祭拜烧纸、墓道用地等)。若依周口地区乱葬情况类推全国——10万亩X800=8千万亩良田。8千万亩相当于62个上海市城区面积,近似于海南省和台湾省陆地面积的总和。

虽然殡葬改革势在必行,也有诸多好处,但对传统习俗也应有更为人性化的处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坟存百年”的现实是常规。能够历经千百年保留至今的,只有极少数帝王将相。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死亡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只有通过更创新的方式,改变原始运行轨迹,人生所向,科学合理的获得巨额土地的使用权,从而解开国家面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根本矛盾。

当前国家强制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是为了确保18亿亩耕地,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触碰者的乌纱帽将直接被中央政府褫夺;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按照“占多少,补多少”原则,建设单位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保证耕地不减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耕地占补平衡压力越来越大。

国家对各地官员的考核标准就是:GDP的增长。土地是归属地方各级政府的,也是各级政府最容易操作的,同时,它的含金量也是最大的。它涉及地方政府的运转,关系到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地方政府手中如无土地可卖,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熄火停转,这跟国家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的矛盾已经发展到极限,GDP的增长体现政绩,依赖的是土地,已将地方政府挤压变形,疲于奔命,绞尽脑汁,寻找出路。

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消耗数量巨额的土地。各级政府大肆卖地,圈地建设新城、开发区、科技园等等,使得土地的使用量很快占到18亿亩耕地红线上。荒山复垦、填海造田、城中村改造等等,让城镇居民集中居住,腾出宅基地;让死人集中居住,腾出墓地,殚精虑揭的想尽各种办法。

拆迁运动与平坟运动此起彼伏,说明中国各地的GDP的指数与土地关系是千丝万缕的。与其说是提高GDP,不如说是如何扩大政府可支配土地的使用量。各地占补平衡工作已亮起“红灯”,直接影响到地方建设用地组卷报批工作。近几年“无地异地补充耕地的费用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一路攀升,甚至出现了拿钱到异地也补充不到耕地的现象,从过去的争项目、争资金向更加关注如何确保本地建设项目占补平衡转变,各地都出现了因缺少补充耕地而无法向中央申报项目。“近几年,储备指标所剩无几,占补平衡指标也非常紧缺。先人们的坟墓占据着巨量土地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过去几十年几次全国规模的平坟运动,因为违背民意和中华传统习俗,抗拒可谓必然,得到的都是短期效果。             

中国土葬文化改革是必由之路,但要尊重人民“祖先崇拜”的信仰自由,维护中国民众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保障民众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考虑群众的接受能力,获得大部分民众的认可,符合最大多数民众的利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坟是一种恶毒的人格侮辱,动之舆论哗然,得不偿失,成果也不稳定。所以殡葬改革最理想的办法是:打造人性化的殡葬新概念,维护民众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保障民众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为逝者提供万世永存的安息墓穴,为生者提供可祭拜先人的物质载体;同时,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手段来改善日益淡漠的亲情和友情,保护并记录“海量的家”,引导大众主动参与殡葬新观念营造工作中来,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稳固的基石。

而至于这最理想的方法怎么打造,这需要政策制定者以及广大群众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