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并不可怕,如何面对死亡才让人恐惧!

人一辈子就是一个轮回,出生的时候自己哭着来,周围的人都在笑。死的时候自己或许很安详,但周围的人都在哭。

小时候我就想,人最可怕的莫过于死亡。双眼一闭,两腿一登,撒手而去,看不见、听不到、闻不出、尝不了,从此与这个世界再无瓜葛。23岁那年农药中毒,距离死亡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去鬼门关晃了一圈又回来:阎王爷说今年农药中毒死的人超标了,让我排第二年的队,不收我。

农村墓地

从那时我就明白了,死其实并不可怕,死的过程也并不受罪:真正让人害怕的是如何面对自己死亡。知道自己要死比死本身更让人害怕,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有依恋,还有割舍不下的东西。

二、农村哭丧文化的消失:生前床头多跑几趟,远胜过死后哭岔气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如果死了人,那会儿是村里特别热闹的事情。

音乐队、抬棺木的、打幡的,男的后辈披麻戴孝,长子摔碗,长女报罐,还经常有电影看。那时候还没让火化,一般尸体在家里放3-7天,每天早中晚哭三次,每次后辈们都要披白从屋里哭到街头转一圈再哭回去,动静颇大。

今年国庆我91岁的爷爷去世了,算是30年后完整的又经历了一场农村的葬礼。辛苦操劳一辈子,瘫痪在床一年多,91岁寿终正寝,在农村算是喜丧。我们家在村里辈分小,但爷爷为人友善,在村里人缘极好,所以晚上守灵的人有近40人。

至于丧葬方式,虽然火葬能省钱,但是考虑到老人的年龄,还是送老人走的风光些,决定不火化,实行传统的土葬。村民描述,实行火葬的时候特别严,甚至死了一周的人扒开坟也要求火化,自从不强制火葬以后,村里的坟头又起来了,县火葬场的生意就不行了。

哭丧方面也有较大的变化,不用每天三次的去哭街了,从死到出殡为止,累计哭8次,除了出殡需要出门以外,另外7次不需要出屋,在屋里哭一哭就算交差了。

这跟我小时候印象有很大差别,我记得当时不管子女是不是真的孝顺,那哭的可是相当惨烈,因为那时候觉得如果哭的不惨就是不孝,是要被街坊邻居戳脊梁骨的,所以那时哭丧很大成分是哭给街坊们看的。

随着周边意外和发病死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现在农村人对于死也看的淡了,哭丧的传统也慢慢的消失了。

所以,中央提倡的厚养薄葬是有道理的,生前床头多跑几趟,远胜过死后哭岔气。

三、墓地依然是农村的痛:老人死后很多农民选择埋在自家地里!

2013年,河北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绿色殡葬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底全省火化率达到70%。目前看肯定没有实现。

2019年5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提出要明确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步伐。到2020年,实现乡(镇)中心型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到20%;到2022年,实现乡(镇)中心型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到50%;到2025年,基本实现公益性安葬设施覆盖到全省广大农村。这个目前能否完成依然是未知数。

因为我从未听到过我们县有那个村新建了公益性墓地,也没有听过哪个村建了祠堂安放骨灰盒。

我们村原来是有片义地的,随着这些年的拓荒,那片坟地也被侵占的差不多了。这次安葬还牵涉到移坟,就是要把爷爷奶奶的坟跟老爷爷分开,而新坟就选在了自家地里。这种做法在农村很普遍,过了三代,坟头基本就成了无人祭祀的乱坟了。

农村的改革,不是发发文件就成了这么简单,得把其他的配套先准备好,在具体推进,否则恐怕又会是一阵风。